(原创 云上融媒 丽江读本)
小和的婚礼现场,孩子们正在嬉戏打闹,厨房里的烟火气温暖着来客,鞭炮声响彻整个村子,新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……
“新娘子在这屋,快来看!”孩子们趴在新房的门缝偷窥新娘的美丽,有孩子则望着玻璃上精巧生动的窗花出了神。
这些精美的剪纸窗花,出自于丽江剪纸大师严以智之手。
一画一描,一剪一刻,在严以智的巧手下,“永结同心”四字跃然纸上。他用这种方式,给新人送去最美好的祝福。
尝试剪纸,只因丽江剪纸艺术太少了。
今年70岁的严以智出生在永胜县一个农村家庭,自小聪明能干,酷爱手工,不管什么物件,经过他的双手一倒腾,总会变出个花样来。
20世纪60年代,20多岁的严以智是永胜当地的一名民办教师。物资匮乏的年代,新人结婚时的婚房,也不过是拿纸裱一遍,非常简陋。“当时北方有剪纸习俗,而我们丽江没有。所以,我就尝试着自己用红纸剪喜字。”刚接触剪纸时,严以智经常为结婚的新人剪窗花,有喜字、福字,也有金童玉女……好看的剪纸,往往给新房增添了不少喜气。
然而,严以智的剪纸,并不满足于效仿图案。“我这个人就喜欢琢磨,觉得剪纸不仅仅是对称图案的裁剪,还可以赋予更多的表现形式。”摸索一段时间后,严以智在剪纸艺术上的天赋便显现出来了。他不再满足于剪裁简单的对称图案,开始结合剪刀、刻刀,创作出更为繁复、精美的作品。
因手工被留校任教
无心插柳柳成荫,原本被当成兴趣爱好的剪纸,却改变了严以智的人生。
20世纪70年代,严以智被学校派往丽江地区师范学校(如今的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)进修。
“进修班结业时,学校组织了文艺晚会。我没有表演节目,就手工做了两个古典式灯笼。”时隔30多年,严以智讲起被特聘时的经历,仍然感慨万分。正是因为这两个古典式灯笼,严以智手工艺方面的才华,被师范学校领导赏识并得到重用。经过层层考核,严以智被留校任教,教授剪纸、裁缝、手工技术等课程。
“在校任职期间,是我人生中最丰富的一段经历。丽江地区师范学校成就了我。”留校以后,严以智在剪纸艺术、服装设计、手工制作上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施展,他曾经设计的服装,有些沿用至今,有的甚至被服装制造企业模仿并投入生产。
喜爱纳西文化,创作160余幅丽江系列剪纸
说起自己的剪纸历程,严以智总结为三个时间段。
永胜当老师那段时间,是他剪纸生涯的萌芽阶段;丽江地区师范任教时,剪纸作品达到了高产期;2011年严以智退休后,有了更多时间去创作,剪纸生涯达到了顶峰。
“虽然我是汉族,但从小就特别喜欢纳西文化。”严以智表示,丽江拥有纳西文化、特色的建筑、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,但从来没有人用剪纸来体现过丽江的美,“我想用剪纸展现丽江的美!”带着这样的信念,严以智自此开始“剪”起了丽江。
退休后,严以智以丽江的一切作为灵感,创作出了丽江古城、丽江风光、东巴文化、纳西风情四个系列共160多幅作品。其中,丽江古城分为大研古城、束河古镇、白沙古镇三个方面约70幅;丽江风光包括丽江建筑、丽江景区(玉龙雪山、玉水寨、观音峡、永胜稻田、泸沽湖等)约60幅;东巴文化涵盖东巴字、东巴画(东巴神路图);纳西风情包括纳西族服饰中的头饰、披星戴月、腰带等。也正是凭借着精湛的剪纸技艺,一幅幅惟妙惟肖、栩栩如生的作品,2017年,严以智被永胜命名为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”
以剪纸助力脱贫攻坚
一间房子里,有一张圆桌,桌上有很多食物,一个小朋友围在食物旁笑得很灿烂,这里不愁住、不愁吃……一个个生活场景在严以智的剪纸中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。
除了丽江系列作品,严以智还结合当今时事,进行剪纸创作。
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,严以智用自己的剪纸技艺,助力脱贫攻坚战。同时,在疫情期间,严以智通过一幅幅助力抗疫剪纸,向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表示敬意。“我虽然无法到一线去做贡献,但是我也想用自己的方式,传递一份正能量。”
严以智创作的“住房安全有保障”、“基本医疗有保障”、“喜庆脱贫攻坚收官”等主题作品,一问世就入选了2020年昆明市脱贫攻坚剪纸展。
耗时7个月,剪出23米神路图
说起自己最得意的作品,严以智从工作室中,捧出一个精美的紫色花纹的圆筒。
当圆筒被一点点打开,一副精美的剪纸画卷展现在所有人面前。画上,人死后,亡灵从地狱中经过百般磨难转世为人,在东巴祭祀的引导下来到神界和33层天上的漫漫长路的景象,被描绘得栩栩如生。
剪下云出岫,纸上妙生花!这幅长卷全长23米,宽45厘米左右的东巴“神路图”是严以智耗时7个月,一笔一画,一刀一刻剪出来的。
“神路图”结构复杂,场面宏大,人物众多,一般画有三四百个不同的人物,还有佛陀、神抵、鬼怪,以及近百种奇禽异兽的形象。仅仅是绘画就是一个大工程,更别说是剪纸了。
“为了剪出神路图,我在网上找到神路图的照片,先跟着照片一笔一划将神路图临摹在纸上,随后又开始剪纸。”严以智说,那段时间,为了剪出神路图,自己每天在吃饭、剪纸、睡觉中循环,一刻都没有停歇。
在神路图完成不久后,许多老板上门观赏,购买者不少,但都被严以智委婉拒绝,“喜字、窗花我可以免费送。这幅包含东巴文化的神路图,我想要永远保存。”
多年来,严以智从一个民间工匠,经过多年探索的洗礼,成为一名剪纸艺术大师。他的剪纸艺术品曾多次参加展览并广受赞誉,可没有一幅丽江系列的剪纸被作为商品贩卖。
“别人看来,这只是一张纸,但是我看来却饱含了丽江的风土人情。”严以智说:“我想把具有丽江特色的剪纸传承下去。”
梦想:办个人展,出本剪纸作品集
严以智一边小心翼翼翻看着他的作品,精彩处,手舞足蹈,宛若一个婴孩。
在他那个只有几平米的创作室里,到处都是他的作品。所有成型的作品里面,包含着这个古稀老人的心血,从拍照到画草图,再到剪纸、雕琢,每一步他都要亲力亲为。
有时候,严以智一旦投入创作,往往废寝忘食,外界一切声音都被他隔离在外。到了饭点,老伴只能打电话给他,喊他下楼吃饭。
“我想有一天,我也能办一场个人作品展,出一本自己的剪纸作品集,让更多人了解丽江,了解丽江剪纸。”严以智有这个想法,也在默默准备着。他将创作的剪纸,一张张拍成照片,修订成册,以待将来有合适的机会出版或展示给更多人看。
退休这几年,除了创作,严以智经常被特聘去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,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、丽江特殊教育学校、古城区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的孩子,教授剪纸和服装设计课。
学校、家里两头跑,严以智笑着说自己比没退休前还忙啦。累不累?或许会累,但当他将一张剪纸高高举起,对着天空笑着说“你看多美,我不能让它失传”的那一刻,心灵的满足,早已将严以智身心的倦,抛到了九霄云外。
是啊,人生,能专注于做一件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事情,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?
记者手记
“严以智”之后,人安在?
年过古稀的老人,面对剪纸时,仍能保持一份童真、一份痴迷、一份热爱。回过头来,看我们年轻人,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,却逐渐迷失了自我。
“到现在为止,我还没有徒弟。”严以智苦笑着说。其实,他曾经有过弟子。曾有学生,看到他的作品后,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拜师学艺。但仅仅1个月后,就悄然离去。
剪纸艺术需要耐心、精巧、全局思维……而这些,与当下快节奏的社会发展形式很不相符。随着时间蹉跎,岁月流逝,最开始的那份新鲜劲过去了,没有真正喜欢上剪纸,反而变成了牢笼,让学者索然无味。
如何让这门民间技艺传承下去,现在成为了严老师面临的问题。年过古稀的他说:“我不想看着丽江剪纸曾在自己手中发光,又最终在自己手中黯淡。”
沧海桑田,万物变迁,每个事物都会经历欣荣。
掩卷深思,不免让人感伤。时光的洪流,一直侵袭着传统的民间手工艺。那些曾经流行的熟悉的东西,离我们的生活似乎越来越远。生活的步伐如此之快,我们每天都为了生存疲于奔波,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那些民间手工艺,不觉间它们就在岁月的长河里慢慢地湮没了。
还好,如今,还有像严以智这样的传承人。但是“严以智”之后,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,在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当下,如何拯救濒临失传的民间手工艺,传承那些独特美丽的绝活儿,把中华传统文化的“根”留住,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惟愿,剪纸这门手艺,能在丽江,活得更长一点。)